|
到翼城县西阎采访香菇生产情况,给人一个明显的感觉,那就是种植香菇能致富,学种香菇正成为一些有想法、有头脑的群众的自觉行动。西阎的香菇正在“香”起来。
王学义 万棒香菇在养菌
在古十艮村路边,是来自浍史村的王学义建的香菇棚,今年他的五个棚从镇菌站买了1万棒,进棚养菌才几天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在大棚里查看温度。
在攀谈中得知,王学义今年48岁,原来是干机电设备安装的。因为和镇菌办主任老李是同村同学,了解到种香菇能挣钱,自己原来干的市场不好活不好找,出去也不好打工,从去年就一个人到西阎古十艮村租了1亩半地,下决心搞香菇种植。去年种的香菇因为技术掌握不到位等原因,没有多挣下钱,但也没亏本。今年是老王上山种香菇的第二年。
“西阎这地方地势高,便于控制高温,非常适合种夏菇。对于我来说,以前搞设备安装是技术活,现在种香菇也是技术活,好好研究肯定会搞出个名堂来。去年是学习,今年还是学习,技术掌握到位了就准备扩大规模。”老王告诉记者。
刘师傅 院里建棚也挣钱
在镇政府对面的院子里,刘师傅没让院子闲着,去年建了一个面积不大的香菇棚放进去了2000棒。按他的算法,除去各项投资开销,去年纯挣4000元。
刘师傅是个很勤快的人,除了忙自己平时的线路维护工作,他在不停地研究香菇种植技术。去年他就是忙里偷闲,愣是在院子所建的棚里试种出了香菇,并且有了不错的收益。在收获季节,他还拉上香菇送到了周边临汾、侯马等外地市场,了解各地市场行情。为了搞通一个技术,他还把垣曲的专家请上门进行指导。
他总结的观点是:种香菇增收致富方向肯定对,市场销售也没问题。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好建棚、装袋、灭菌、接种、发菌、调温、养菌等一系列技术环节,还要把握好时间节令,这样才能早出菇、多出菇。最好能达到既种夏菇、又能种秋菇,努力做到效益最大化。
“今年我已订好了2000棒,人家菌已经养的差不多了。这个月下旬我就要装进棚,争取6月底或7月份能出菇。今年的效益肯定会比去年好。”
“今年再在院子里学一年。技术全部掌握到位了,明年就大发展,争取早日发展到15个棚、3万棒,一年挣够15万。”
刘师傅信心满怀。
张 忠 18个菇棚规模大
在西阎村的西边坡上,记者见到了张忠的18个香菇棚。3个是养菌棚,15个是生产棚。在养菌棚里记者看到,3万多棒香菇满满当当,每个菌棒上的菌丝生长情况良好,有的菌丝已经长满,翻堆、剥皮等工作都有序进行。
张忠向记者介绍,“再过十几天,现有3万棒就全部进生产棚。养菌棚腾出来,我们就接着加工新菌棒,为秋菇生产打基础。”张忠自己加工的菌棒除了供自己使用,还少量供应其他菇农。
张忠搞香菇种植下手比较早,但吃得亏也最大。2013年,他在西阎河滩边一次性养下了13万棒香菇,没想到遇上了西阎河多少年没有过的大洪水,冲没了全部香菇及设施,损失达数十万元。面对巨大的打击,张忠没有灰心,易地再战,又建起了现在的18个棚。因为资金的原因,规模虽然小了,但他已经熟练掌握了香菇种植全套技术,已能做到夏菇、秋菇交替生产,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益。他今年的目标是每个棚纯收入要达到2万元,15个生产棚要达到30万元。
“下一步我要试种小棚香菇,尽量创造条件扩大种植面积。要进一步掌握先进技术,提高种植效益,增加种植收入”。记者明显感到,张忠种香菇的技术底气已经很足,他脚下的致富步伐迈得很坚实。
李维云 马不停蹄制菌棒
镇菌办主任李维云负责着镇上的菌站。大年初六他就上了班,开始组织生产香菇棒和木耳棒,到现在一个半月时间,菌站已生产了5万多木耳棒、3万多香菇棒。记者到站上采访看到,有八、九个工人正在无菌车间里装袋生产。
李维云告诉记者,这几年镇上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截止目前全镇食用菌规模已达到30万棒左右。形成了一批能上手、懂技术的养殖户,并且绝大多数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。
李维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:一棒香菇的综合成本最多在5元以内,产出的香菇能卖10元钱,这就是投资5元钱,能有5元钱的利润。建一个棚可装2000棒,纯收入是1万元。一亩地正常建5个棚不成问题,只要是空闲地都能搞,院子里也可以搞。西阎自然条件好,适合种夏菇,技术掌握到位了还可以种秋菇,一年两茬效益还能翻倍。种木耳不用建棚,效益和香菇也基本上一样。这两个食用菌都是西阎镇发展特色种植、实现增收致富的好项目。
“这段时间我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好菌棒生产和发菌,同时要给菌农搞技术指导,筹划落实镇上确定的20万棒香菇种植园区,确实很忙,顾不上回家,就清明节回家上坟休息了一天。”李维云说得很轻松,没有任何埋怨,让我们不由心生敬意。